​现浇混凝土路面裂缝案例分析及处理措施

栏目:专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26 作者: 砼享未来 来源: 北京砼享未来产品部 浏览量: 324
分享到:

晚上19:00开始浇筑某工地的混凝土路面,到第2 天早晨7:00结束,共浇筑混凝土190立方。本工程地基采用电动夯实,由于下边有管道,怕搅拌运输车压坏管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输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水胶比0.49,砂率39%,坍落度160~ 180mm,石子粒径5~20mm。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由于地基不平,因此造成混凝土地面厚度为300~400mm。浇筑完毕后并用打磨机打磨,上边撒一层水泥照面,用抹子抹平。在进行抹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规则类似鸡爪子样的裂缝。如图所示:

5.jpg

1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最普遍的质量病害。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其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有水泥混凝土本身内在的原因,如水泥、水、骨料等组成材料内在的问题,还有外部条件如基层的质量、施工环境温度以及施工工艺等原因。

1.1  地基基层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地基处理上采用电夯振实。由于路面的边缘地带敷设有地下管道。在夯实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的破坏,因此在夯实过程中减小了夯实系数,因此使地基受力不均,产生了不均匀沉降,因此使混凝土路面以下的面层底部的荷载应力过大而发生破坏,产生裂缝。

1.2  配合比设计原因

由于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施工技术,为了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保证混凝土的泵送要求,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然要满足其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水灰比,同时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坍落度和砂率偏大,增加了产生裂缝的几率。

1.3  水泥、骨料原因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P · 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水化时放 热过快,产生的热量高,使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骨料本身尺寸的大小与级配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量。较大颗粒的骨料拌合成的混凝土收缩量会较低。级配良好时,空隙率小,砂浆含量减少,收缩值相对减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砂偏细,且含泥量偏大,有较高的空隙率,会使混凝土收缩值增大;粗骨料中石粉含量偏大,粒径偏小,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

1.4  施工原因

当在干燥的基层上浇筑混凝土面层时,因其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使混凝土失水引起大的收缩而产生宽而深的裂缝;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在地基上洒水,造成地基干燥。在混凝土浇筑后,使混凝土中的水分迅速流失,造成混凝土失水过快,从而产生裂缝;振捣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密实,造成混凝土收缩不均; 施工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撒水泥,造成了混凝土表面两张皮的现象。

1.5  温度影响

在混凝土强度增长的这段时间,混凝土里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这种反应将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产生体积膨胀,待水化反应减慢以后,混凝土体积会收缩,引起应力变化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传导性能较低,类似绝缘体,加上混凝土块体外部失去一些热量使混凝土形成温度梯 度,在以后内部的冷却期间会产生开裂;另外,昼夜温差大(15℃)引起路面温度骤降,也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材料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

1.6  养护影响

混凝土浇筑后,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或大风天气里,如果养生不好,混凝土  表面的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很低, 其值不能抵抗这种收缩应力而导致开裂;本次浇筑混凝土未在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造成了混凝土体积收缩,强度增长缓慢,应力较低产生裂缝。

1.7  混凝土切缝的影响

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当低于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的6%时,这些变形量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值,混凝土就产生裂缝,过大时则引起贯穿裂缝。如切缝时间掌握不当、切割不及时、切缝深度不符合要求、切缝过浅等;切缝未贯穿整个板体等因素均可引起混凝土路面发生横向贯穿裂缝;本工程所用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一直未切缝,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产生了裂缝。

2  混凝土裂缝处理

在对裂缝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环氧树脂胶灌封的方法,如图所示。

6.jpg

表面打磨→封缝→安装底座→配料→灌胶→打磨

沿裂缝两侧30cm的地方,用钢刷或打磨机磨平,露出混凝土致密层为止。

(1)用密封材料将裂缝表面密封,使胶不致流出;

(2)安装底座,每隔30~40cm安装一个底座,其中心应与裂缝吻合;

(3)按产品说明的比例配制灌封胶;

(4)用胶枪按一定压力缓慢注入灌封胶;

(5)灌封胶固化后,将封缝部位打磨平整。